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关注 | 今夏电力供需偏紧,浙江多角度多举措迎战用电高峰

2024-07-12   作者:小编

随着盛夏脚步渐近,全社会用电量呈现持续上涨态势,电力供应再次站在迎峰度夏的门槛之上。据中电联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如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最高用电负荷还将有所突破。面对即将到来的用电高峰,浙江省始终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外增内扩、削峰填谷”的方式开展迎峰度夏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首图.png

7月4日,浙江省能源局在宁波召开浙江省2024年度夏电力保供相关情况媒体恳谈会。北极星电力网自会议现场获悉,今年以来,浙江省经济保持稳进向好态势,用电需求快速增长。从电力消费来看,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9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其中,全省工业用电量1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5%。

据通报,结合目前气象信息预报及能源出力测算,预计今年夏季浙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为此,浙江省能源局提出,坚持底线思维,做实做细应对举措,从加快推进能源电力项目建成投产,增加“新电力”。全力保障省内机组稳发满发,夯实“基电力”。用好用足外来电通道,借好“外电力”。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调出“活电力”。加强负荷侧管理应急演练,储好“备电力”等方面,确保全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浙江省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1天、3天、7天”短时电力供需形势预测研判,深入实施“预测研判+组合策略”调度机制,全力保障省内机组稳发满发、外来电应购尽购,科学做好需求侧负荷管理,确保全省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确保居民企业生活生产可靠供电,绝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市场化手段缓解电力保供压力。

外来电是浙江省电力保供的重要一环。2023年,浙江外来电总量超2000亿千瓦时,高峰时段外来电力超过4000万千瓦,占全省供电能力比超三分之一。随着白鹤滩—浙江工程全容量投运,外来电在浙江供电占比进一步提升。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今年浙江与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6省(区)签订年度送电协议,提前锁定迎峰度夏期间直流通道使用权,中长期足额落实西南大水电、宁电、皖电、闽电等关键品类,预计今年长期协议外购电量将超2000亿千瓦时。

灵活的省间互济,离不开电力市场支撑。如今,随着新一轮电改稳步推进,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化建设进一步深入,电力市场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任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省间市场化交易已成为许多省份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手段。

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启动新增富余需求侧资源互济交易、富余新能源消纳互济交易等交易品种,将在迎峰度夏期间充分挖掘区域内发用两侧资源,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电力保障供应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据了解,迎峰度夏期间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四个地区把新能源纳入到三省一市间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进一步释放长三角绿色电力消费空间,预计将提升各省市新能源消纳能力约700万千瓦。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刚表示,建立长三角省市间电力协同互济保障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挖掘省市间发用两侧资源,目前,三省一市可调用的用户侧资源接近2000万千瓦,如果这些资源全部接入跨省互济平台,则基本可以弥补迎峰度夏电力缺口,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外购之后,內扩同样需要市场化机制引导。

2023年7月,浙江清洁能源电源装机容量超过煤电,在电源结构上实现了由以煤电为主到清洁能源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性转变。新能源在电力保供中的作用有望进一步突显。

据浙江省能源局介绍,今年1-5月累计新增电力装机506.0万千瓦,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成为新增电力装机主力,占99.2%。煤电装机比重下降至36.8%,达到近十年新低。其中5月16日,浙江光伏出力249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高负荷的30.6%。

5月27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浙江省绿电绿证市场化交易工作细则(试行,2024年修订版)》的通知,文件提出,参与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按浙发改能源〔2023〕311号执行。省内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能发电项目可通过聚合形式参与绿电交易。

2024年4月《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规则》及5个配套实施细则正式印发,5月浙江进入长周期现货结算试运行。现货市场机制可有效引导发电侧主动参与调峰,助推能源转型。在供应富余时期,机组停机少发最大可获得中长期偏差收益,精准引导电厂释放调峰潜力,为清洁能源消纳置换发电空间。此外,浙江省还出台了《浙江省电力零售市场管理办法》、《2024年浙江省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多项补贴激励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还新提出强化虚拟电厂示范落地的一系列举措。计划将采用负荷聚合方式,加快虚拟电厂建设,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户侧储能、自备电厂、景观照明等离散资源纳入建设范围。市场主体可通过各虚拟电厂运营商,在迎峰度夏用电紧张时期,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市场活动,获得一定的经济补贴。这些政策提出,都是浙江省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计划通过价格机制引导用户侧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的尝试。


来源:文章素材整理于网络